文/Brian;攝影/Leo
甫獲金馬獎最佳導演的泰雅族導演陳潔瑤(Laha Mebow),繼《不一樣的月光》與《只要我長大》之後,第三部劇情長片《哈勇家》帶領觀眾進入一個三代同堂的家庭,探問「GAGA」如何影響不同世代面對當代社會與親族關係。
本次永續影展邀請導演陳潔瑤,以及原民會泰雅族聘用委員羅恩加(瓦旦),共談原民電影與產業中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第十項減少不平等中的「增強並促進所有人的社會、經濟和政治包容性」,與第十一項永續居住環境裡「促進城市、郊區與農村地區之間,經濟、社會和環境的正向連結」之面向,試圖通過影人與文化研究、推廣者的對話,讓觀眾在進電影院欣賞《哈勇家》前,能對泰雅族的GAGA及前人的生活智慧有初步認識。
▍導演陳潔瑤:創作《哈勇家》的心路歷程
來自宜蘭南澳的陳潔瑤,是都市長大的泰雅族人。大學在因緣際會下進入電影界後,受庫斯杜力卡的《流浪者之歌》啟發,希望自己能拍出同樣有點笑鬧、幽默,卻乘載有重量的文化與議題的原住民故事。陳潔瑤提到,由於前兩部作品是從自己出發且較為熟悉的故事,欲創作第三部劇情長片前其實本來有想嘗試說其他族群的故事,但在與長輩交流時聊到,好像尚未處理對族人很重要的「GAGA」──泰雅族成為一個人的規範、價值觀,於是開啟了《哈勇家》的創作。
陳潔瑤表示,由於部落的人也說不太出來GAGA究竟是什麼,創作前期確實有一定難度。正是受到某種力量默默牽引著,後來就透過三代同堂設定串起故事脈絡。即使導演補充到,電影同樣不會具體告訴觀眾GAGA為何,但透過影像與情節堆疊,觀眾應能感受到,其正是某種可以延續族群價值的信念、規範。如電影中家庭經歷事件糾紛,但最後還能把全家凝聚在一起的精神就是一種GAGA,觀眾也不用太糾結「具體」定義。
最後陳潔瑤分享到,會想說且拍原住民的故事,很大的初衷是原住民的故事本來就同樣是大家可以一起看、拿得上檯面的。尤其《哈勇家》講的是家庭關係,不論哪個族群,其實處理家人情感的部分都是一樣的。
▍羅恩加委員:GAGA是人、土地與神共構的生活智慧
羅恩加首先分享了他對GAGA的定義與看法:不同環境、文化背景與社會脈絡,都會發展出不同的生活準則,意即泰雅族會有在不同時間或活動時所需遵守的GAGA,如獵魚時須避免繁殖期、有體型大小限制,蓋房子選用的木頭或竹子也不是隨便選的,十一月砍下的竹子相較之下最有韌性⋯⋯等。這些前人的生態智慧與經驗所延續下來的知識或習慣,都可以稱為「GAGA」。漢人也會有自己的GAGA,此詞可代稱所有如規範、價值觀、習俗、禁忌等概念。
時代改變,不同世代對於GAGA的認同也因時而異,羅恩加提到當基督教進到部落後,新的GAGA馬上生成。而在部落已居住已久的長者,和與已接收過大量外界刺激的年輕人,各自對GAGA也會有不同看法。從教育及推廣者的角度觀察文化現象,過去原住民孩子是跟著家人生活,學習GAGA和族語⋯⋯等文化,時至近代因謀生需求或經濟考量,家長須至都市工作,於是學校等公領域成為孩子學習文化與族語的場域,羅恩加表示,少了相對沉浸式的環境確實可惜,卻也無可奈何。
除了文化傳承外,羅恩加同時致力於部落有機農業的推廣,以過去拿來消炎的植物「黃柏」為例,於今也可以取其精華作為營養液,這正是傳統生態智慧的傳承。而部落有機農業在推廣上,目前以「未有穩定的行銷通路」為執行上最大的挑戰,團隊嘗試透過結合部落旅行同時推廣文化,與知名餐廳合作供菜等方式改善問題,期望能讓部落有機農產品有更穩定的曝光管道。
#「認識,是建立友善關係最好的方法。」
羅恩加最後提到,原住民在日常生活中被歧視與受到「微歧視」的案例仍時有所聞,若能透過影視作品等媒介,讓社會對原住民族有更多的理解與認識,相信在建立友善關係上必定更有幫助。羅恩加也把握機會於講座結束前教觀眾兩句泰雅語,分別是問候的「lokah su」,以及表示感謝的「mhway su」。在大家一同學著族語的溫馨氣氛下,本場講座也告一段落。
▍結語:透過電影認識原住民文化,好故事不分你我
本場講座內容扣合永續發展指標第十項減少不平等中的「增強並促進所有人的社會、經濟和政治包容性」,與第十一項永續居住環境裡「促進城市、郊區與農村地區之間,經濟、社會和環境的正向連結」兩部分,兩位講者聚焦於討論文化傳承與族群生活智慧。相較陳潔瑤前作,《哈勇家》處理了更大且影響民族深遠的議題,卻從家庭、選舉等事件切入,讓民眾更感親切而不沈重,期望透過動人的故事,讓大眾看見原民的生活群像。
以上就是「《哈勇家》映前講座」陳潔瑤導演和羅恩加委員對泰雅GAGA、生活智慧與文化傳承、部落有機農業等議題的分享,如果你對我們的永續系列講座有興趣,歡迎隨時關注我們的臉書粉絲團,別錯過下一次講座的資訊!